作者:漂 鱼

    7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向外界公布了第二批含有虚假信息的图书名单,12家出版社的49种图书被确认为伪书。总署要求所有图书发行机构必须对这些伪书下架、退货,并退回相关出版单位处理。众多书店表示,政府部门以一种公开的方式将查处的伪书给予通报,使得书店将下架书目准确化,从而确保了所有的书店都能在同一个规范化的平台上进行操作,大大有利于对伪书的查处工作。

    总署对含有虚假信息图书开展的专项检查工作始于今年2月份。当时,少数出版单位出版了一些含有虚假信息的图书,或是盗用国外已有影响或畅销图书的书名及相关信息,包括原外文名字及获得的荣誉等;或是伪造外国作者及虚假评论等,在图书市场上已经形成一股浊流。这些伪书,名实不符,违反了《出版物管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不仅欺骗读者和消费者,而且侵害了原作者与出版者的权益,有损于出版业的诚信形象,在国内外均造成恶劣影响。

    为了扼杀伪书出版歪风,营造诚信出版环境,新闻出版总署在第一时间展开了查处伪书的专项工作。年初,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出版局、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召开座谈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讲话中强调,“伪书是中国出版业的耻辱”,新闻出版总署对伪书的态度非常明确,要通过“严法铁律”坚决打击,决不姑息。总署图书司副司长李宝中在会上宣读了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对含有虚假宣传信息的图书进行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图书出版单位立即对出版图书进行自查,给省级新闻出版局对所辖所属出版虚假信息图书的出版单位、书名及合作者、供稿者(包括工作室)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并将清理结果上报图书出版管理司。与此同时,总署开始对涉嫌做假的伪书进行专项检查,对制造虚假图书信息在内的各类出版活动依法查处,涉及的出版单位将被核减书号,并督促其健全制度,严格分工。而包括《没有任何借口》等一批伪书也被予以曝光。随后,总署在5月份公布了第一批19种伪书名单,并于5月27日上午对这些伪书进行了切割化浆。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伪书极大侵害了读者的利益,损害中国出版业的声誉。总署先后对68种伪书进行曝光,充分表明政府对待伪书的态度非常明确,既要坚决铲除伪书,净化出版环境,同时也让整个出版业和读者看到,政府对读者是高度负责的,所有损害读者利益的行为必将受到严惩。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对此类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各新闻出版单位要本着对国家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自律和管理能力,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日常监督,依法行政,对含有虚假信息图书在内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及时地依法查处。各出版单位一定要诚实守信,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有关单位的出版法规,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多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图书,要强调精品战略。整个出版业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出版环境,保证出版物市场繁荣有序地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