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 西

    在美国,14至19岁的年轻人具有惊人的支付能力。根据美国一家少年研究机构的调查,2004年,这个年龄段的消费群体的可支配资金为1690亿美元,平均每人每周91美元。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市场,也呈现出无限商机,但出版商们却发现,想要从如此巨额的可支配资金中获得一定份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波士顿大学社会学教授朱莉叶·施尔(JulietSchor)认为:“14至19岁年龄段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正处于叛逆期,以他们为对象的营销工作必须做得不露痕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如果营销工作做得到位,这个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也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受到诱人的营销活动的鼓舞,他们也会慷慨解囊。专门研究年轻人文化的专家莎朗·李(SharonLee)就持这种观点。她与朋友创办了市场研究公司Look-Look,根据他们的调查,年轻人把空闲时间更多地用于网上冲浪、看电视和听音乐。莎朗·李说,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年轻人阅读的欲望、书写的欲望和与文字打交道的欲望才会更强烈。

    如何把这种欲望转化为有实际意义的销售额呢?出版商为此做出了种种努力,他们制定了不同的营销策略,从利用高新科技到回归传统,使出十八般武艺,只为了从这具有无限商机的年轻人身上获得更多利润。

见缝插针搞宣传

图书营销人员把图书的相关信息送到任何有年轻人的地方。

    图书营销人员都遵循这一做法,即把图书的相关信息送到任何有年轻人的地方。迪斯尼儿童图书公司全球营销副总裁塔拉·路易斯(TaraLewis)就从这种做法中看到了实际的效果。他们给年轻人派送个性T恤、图书海报等图书衍生产品,结果,图书销量果然迅速提升。

    斯科拉斯蒂克出版公司并不直接与年轻读者建立联系,而是与专营年轻人产品的公司合作,不仅节约开发成本,还能迅速获得更多关注。另外,他们还不放过服装专卖店这种受年轻人喜爱的场所,见缝插针地宣传自己的图书。

手机服务吸引眼球

让那些一边走路一边频繁使用手机的年轻人能够成为读者。

    为了让那些一边走路一边频繁使用手机的年轻人能够成为读者,哈珀科林斯出版公司(HarperCollins)正在为《公主日记》的作者梅格·卡伯特(MegCabot)进行短信宣传,年轻读者可以通过手机获得她的新小说的相关信息,还可以收到她在每月一次的网上聊天消息。除此之外,手机用户还可以下载卡伯特小说的内容,也可以在HarperTeen.com网站上下载卡伯特的声音做彩铃。

    哈珀科林斯公司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出版商。早在今年1月,兰登书屋就已经开始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来促销安·布拉谢尔斯(AnnBrashares)的新书,并鼓励年轻读者点击www.sisterhoodcentral.com网站。兰登书屋儿童图书部营销副总裁戴西·克林(Daisy Kline)认为:“现在,必须充分认识到利用互联网进行图书营销的重要性。”这次的网上宣传活动由于点击率相当高,一度造成网络拥堵。后来,兰登书屋还在该网站建立了网络视频,使网站点击率比前三个月迅速升高了400%。

网上冲浪也看书

出版商和作者们对利用网络接近读者的种种可能性都已相当熟悉。

    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出版商和作者们对利用网络接近读者的种种可能性都已相当熟悉。哈考特出版公司(Harcourt)网络营销副总监凯拉·格拉斯(KiraGlass)说:“几年前,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是为了增加图书的受关注度。而现在,使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广告成本,另外,通过什么关键词可以成功搜索到想要推荐的图书也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作者来说,网络提供了一个与读者直接联系的途径。作者罗伦·米拉可(LaurenMyracle)正式通过网络建立了自己的知名度。当她被问到如何成功地利用网络为自己进行营销的时候,她反问道:“我是在营销吗?我从来没想过要为我的书做什么营销,我的工作是尽我所能地讲好故事,再让大家知道这些故事,也让大家知道作者只是普通人。”米拉可计划今年秋天与她的年轻拥戴者们通过“即时短消息”进行沟通。

    哈珀科林斯为其大力宣传的作者梅格·卡伯特推出了“电子邮件通知”业务,目前,已经有3万年轻读者注册了这项业务。除此之外,卡伯特每天还收到200多封电子邮件与她讨论她的新作品,同时,还有大批热心读者阅读她的博客。卡伯特说:“刚开始,我对建立自己的博客还十分抗拒,我觉得那会浪费我可以用来写作的时间。不过,当我发现我的博客点击率直线攀升之后,我想这样也很好。”除了拥有自己的博客之外,卡伯特还建立了自己的网上阅读俱乐部,现在已经有8500名会员,其中的许多阅读书目正是她自己的作品。

    “爱丽斯·麦克金利”系列的作者菲利斯·瑞诺兹·内乐(PhyllisReynolds Naylor)在她的个人网站上张贴年轻读者们的来信。72岁的内乐说,她每天都会抽一个小时阅读年轻读者给她写的电子邮件,并一一回信。“他们说可以跟我讨论任何问题,他们害怕医生,讨厌身体检查。他们说尽管很爱自己的妈妈,但也不好意思跟她讨论这些问题,但是跟我说就无所顾及了。”

CD捆绑销售

CD也是可以迅速笼络年轻读者的好东西。

    CD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但出版商们还是在它身上想出了新点子,这也是可以迅速笼络年轻读者的好东西。今年春天,哈珀科林斯制作了6万张CD,在这些CD中,10位作者亲自朗读自己将要推出的新作品的部分内容。这些CD与哈珀科林斯的推荐书目小册子一起,通过邮寄的方式送到年轻读者手中。哈珀科林斯还开始为部分图书额外制作CD,与图书一起捆绑销售。

店内活动也诱人

只要策略得当,店内促销也一样能取得喜人的成绩。

    书店里的举办的活动吸引大批年轻读者的可能性极小,所以许多书商根本不举办针对年轻读者的店内促销活动。不过,千万别因此放弃了这一最传统的营销手段。只要策略得当,店内促销也一样能取得喜人的成绩。休斯顿的Brazos书店邀请作者罗拉·美切林(LauraMechling)和罗拉·莫萨(Laura Moser)举行图书朗诵会,并售出了他们的350本书。店主卡尔·奇林(Karl Kilian)说:“其实只要是当地作者写的好书,都会得到读者的支持。”

    除了这种读者对当地作者的支持之外,集体阅读活动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巴诺书店儿童图书采购经理琼·蒙提(Joe Monti)说:“组织阅读活动总会遇到没有听众的尴尬。”他曾组织过有三四位作者参加的阅读会,但今年春天他发现,如果增加作者的数量,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他一次邀请了11位作者同时参加阅读会,结果吸引了许多听众,人满为患。蒙提说,像阅读会这种活动,参加的人越多,气氛就越热烈,阅读会就像派对一样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