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鹰 曹燕玲

五缘连两岸 六求促三通

  首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是第一次在祖国大陆举办的以海峡两岸图书交流为主题的专业展会,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图书交流活动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海峡两岸出版发行界高度关注和重视这届由两岸业界共同举办的交易会,台湾书商更是踊跃参展,使本届交易会成为台湾参展商来大陆参展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图书品种最丰富的一次图书交流盛会。

    组委会有关领导表示,本届交易会以图书为纽带扩大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为两岸图书出版发行业共创商机,祖国大陆丰富的图书出版资源优势与台湾先进的市场运作优势互补结合,两岸出版发行界携手,将使华文图书更快地走上世界图书市场。

  台湾业界10位“老大”齐参展

  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外图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叔言介绍说,目前,台湾省共有7000多家出版社,但是出版量上规模的只有200多家,令人欣喜的是,这200多家出版社大多报名参加了本次交易会,并预定了100个展位,其中包括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城邦出版集团、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等台湾省排名前十位的出版社和发行商。

  张叔言表示,这样的招商成果充分说明了台湾业界对本届交易会的重视。据介绍,本届交易会举行的时间“卡”在香港图书展和上海沪版图书订货会之间,香港图书展在7月25日结束,上海图书订货会则于8月6日开始;台湾书商历年来参加香港图书展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然而因为时间问题,台湾书商很难兼顾三个图书订货交易会,“香港、厦门、上海,三选一,台湾的出版发行界人士都看好在厦门举行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台湾业界看好厦门独特优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吸引台湾出版发行界如此踊跃来厦参加本届交易会呢?

  张叔言表示,随着两岸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越来越密切,两岸的图书出版发行交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台湾业界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他们非常希望以本届交易会为平台,进一步拓宽在祖国大陆的市场。他介绍说,祖国大陆的图书市场从阅读者数量以及图书购买力来说,都是台湾省所不可比拟的,而近年来台湾的出版发行界不景气,许多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台湾出版发行界越来越看重祖国大陆市场,祖国大陆市场也被台湾业界一致认为是台湾出版发行业最有希望的市场;另外,厦门以独特的对台优势,被台湾业界公认为海峡两岸图书交流的最佳地点。

  记者了解到,台湾业界之所以如此看好厦门,除了厦门的口岸优势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厦门有一个良好的两岸图书交流平台——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近年来,厦门外图在海峡两岸图书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台湾业界的认可,目前,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是祖国大陆进出口台湾图书品种和数量最多的经营单位。去年,厦门外图出口大陆图书到台湾达1800万元人民币,进口台湾图书600多万元人民币,进出口额占祖国大陆与台湾图书进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台湾图书现场销售大受欢迎

  本届交易会将根据祖国大陆图书进口的有关规定,首次允许组织台湾图书现场销售,体现了祖国大陆不断扩大海峡两岸图书交流领域的立场和态度。对此,台湾业界大为欢迎,许多台湾书商认为交易会首次开放现场销售台湾图书,可以研析大陆读者对于台湾图书需求的轮廓,今后就可以借此拟定较为有效的销售计划。

  虽然台版图书为繁体字、竖排,不太适合祖国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且台湾图书的价位大约是大陆图书的三至四倍,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台湾图书的销售情况,但是,许多台湾参展商表示,销售量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通过这届交易会进一步了解祖国大陆的图书市场,寻找包括版权贸易等在内的更多的商机,同时交流沟通,进一步增进两岸业界的感情。

  台湾简体字书店越开越多

  本届交易会,台湾方面首次组织了台湾省销售祖国大陆简体字图书的经销商参会,这将进一步掀起大陆简体字图书进入台湾的热潮。日前专门赴台宣传推介本届交易会的张叔言告诉记者:“现在,台湾发行商非常看好祖国大陆简体字图书在台湾市场的销售空间,祖国大陆简体字图书在台湾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

  据介绍,台湾书商销售大陆简体字图书的利润空间较销售台版图书大,因为竞争激烈,台版图书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而台湾的书店销售大陆简体字图书都是以原售价四至五倍的价格售出,因此,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张叔言告诉记者,现在台湾已经有20多家专门销售大陆简体字图书的书店,而简体字图书在台湾销售的势头很好。比如,专售大陆简体字图书的台湾问津堂书店,每月销售额可达100多万元人民币,而且没有积压图书;台湾最大的发行商——诚品书店至今从未销售过大陆简体字图书,但在看到简体字图书的销售潜力后,该书店决定于今年11月开张其首家大陆简体字专售门店。

  记者了解到,目前最受台湾同胞欢迎的大陆图书主要有学术类、科技类、美术类、历史类以及有关祖国大陆各行各业资料性的图书。台湾业者预计,在今后的5年至7年中,祖国大陆的简体字图书应该可以达到台湾图书年销售码洋的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