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刚

    5月17日,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非工委”)利用第15届全国书市之机,在天津召开新一届非工委的第一次常委会。会议由非工委主任薛野主持,副主任、秘书长徐智明在会上向到会的数十名民营书业企业代表汇报了前一段时间非工委的工作情况,并通报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据徐智明介绍,为增强民营书业荣誉感、成就感,彰显民营书业优秀的民营书业企业和人物,体现民营书业的社会责任、文化责任和公信力,非工委将在2005年5月~2006年1月,联合本报等30多家媒体举办“2005年度中国民营书业企业(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本次评选共设行业人物、批发企业、零售书店等5大类共25个奖项,非工委届时将邀请专业媒体、图书出版社负责人、书业专家、资深策划人、业外名流代表等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奖。

    非工委将在6月底组织“北京地区优秀新闻出版(版权)人才引进政策说明会”,根据北京市政府最新一项人才引进政策——《北京市关于鼓励和吸引优秀文化体育人才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六大类申请进京的文体人才通过资格审查后,可以享受解决北京市户口、资金支持、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等待遇。非工委届时将邀请北京市人事局、新闻出版局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当面为民营书业从业者宣讲和解释新政策,为其在京创业、活跃民营书业做好保障。

    同时,非工委还负责7月28~31日在厦门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民营书业招展工作。这是由大陆与台湾首次联合举办的图书交易会。据厦门市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台湾预计有200多家出版社参展,大陆方面目前已经有包括中国出版集团、全国美术出版社联合体等250多家出版社参展。这也是首次组织台湾图书在大陆现场销售,首次组织台湾拥有简体字销售资质的经销商集体来大陆采购订货。

    非工委还将与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德国图书信息中心合作,将德国国家级图书装帧设计的最高荣誉——“德国最美图书大奖赛”2003~2004年的获奖作品,带到中国不同的城市进行巡展。展出图书共计102册,大多已成为当地文化地标的书店纷纷表示有兴趣将其在自己的书店展出,光合作用书房总经理孙池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很契合书店的定位,对城市的读者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据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主任王竞介绍,除此之外,非工委与德国图书信息中心商定,将在今年10月法兰克福书展开幕之前组织一个20位民营书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考察团,全面考察德国的图书流通业,包括图书中盘商、分销商以及各种类型的图书零售商。

    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行司委托,非工委还在会上汇总了民营书业企业对《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的修改建议,以作为今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修改“规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