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铮

       销售额锐减、图书寿命缩短、书店相继倒闭……眼下日本图书市场 陷入了阴霾。一方面新出版的图书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新书又到不了读者手中,来自《朝日新闻》的报道称,书业正在苦苦寻觅良方,以破解这一“怪圈”。

  小型书店新书枯竭

  位于日本铁路新小岩站北口的第一书林面积约130平方米,是个典型的“城镇书店”。该店入口处平铺着几本8月的畅销书,店长大熊恒太郎双眉紧锁地表示:“像我们这种规模的书店,很难单独进到报纸上介绍的那些畅销书。”

  去年12月,第一书林加盟了约20家小型书店共同出资成立的“NET21”有限会社,通过该会社与出版社进行交涉,新书进货较以前大为便利。

  日本出版业向来实行在一定期间内自由退货的委托销售制,出版社为防止退货只得控制印数,导致中小型书店经常面临新书枯竭的窘境。据日本书店商业组合联合会去年5月发表的书店“经营实态调查报告”称,有50%的书店几乎进不到新书,如果是畅销书,这个比例接近55%。

  另一方面,新书堆得到处都是的大型书店则呈现扩张的态势。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纪伊国屋书店正以去年4家、今年头五个月5家的速度,加紧在大型购物中心内开设新店,平均店铺面积达2180平方米。乙津宜男社长表示,通过亚马逊等网络“虚拟书店”买书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品种丰富的大型书店来吸引读者,今后“实体书店”将不复存在。

  有数据显示,到今年5月1日,全日本书店总数为17098家,比2002年减少了15%,然而书店总面积反而增加了一成,两极分化现象一目了然。

  多品种、低印数的无奈

  对于中小型书店无新书可卖的局面,日本各大出版社也显得十分无奈。市场连年低迷,即便是大牌出版社,新书的起印数也很少超过1万册,这对于1万7千多家书店来说显然是粥少僧多。

  出版社正彻底向有销售实力的书店倾斜。以老牌出版社幻冬舍为例,该社75%~80%的新版图书集中配送到文教堂、纪伊国屋书店、TSUTAYA等150家大型连锁书店的约5000家店铺。

  幻冬舍负责人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预测图书需求,有销售实力的书店能提供这方面的数据,有助于出版社考量新书的市场需求。另一家中坚出版社的社长则断言,初版3000~4000册的新书如果还遭遇退货,作为出版方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当然要优先供货给有销售实绩的大型书店。

  根据日本出版新闻社发布的数据,去年日本新出书刊品种达80618种,较10年前增加了2万种以上。然而,书籍的总发行量却比10年前减少了1亿册以上,为14亿3600万册,实际销售金额也减少了900亿日元。随着市场规模的缩小,为了维持销售收入,出版社只得采取多品种、低印数的无奈之举。

  巨资打造“图书停车场”

  为彻底扭转图书大量积压,而读者又难觅好书的局面,日本两大图书中盘商之一的东贩不惜耗费300亿日元巨资,在日本埼玉县桶川市设立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每天能向全国各地书店配送190万册图书的规模空前的物流据点——东贩桶川SCM中心。

  该物流中心堪称日本书业近期最大的手笔。然而,东贩并不仅仅着眼于一元化的图书物流,而是要通过网络系统,即时掌握书店销售与出版社库存的最新情报,从而打造一个巨大的“图书停车场”,目标是用中心的80万种、1800万册图书库存,对来自书店的订货需求做出迅速回应。

  从今年9月开始,“图书停车场”将全面运营,在广大爱书人看来,这无异于搭上了第一时间与书亲密接触的快车道。不过,某大牌出版社的负责人仍忧心忡忡地表示,就算图书的流通环节做得再好,也不一定能够减少退货。当前最重要的或许是尝试用限制一定比例退货的“责任销售制”,来取代长期以来的委托销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