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借助网络来填补他们知识的缺口。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书籍作为信息来源的价值已大不如从前。数码传媒工具越来越多地登上了中学生的课桌,尤其与专业书籍相比,网络更是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信息来源。据少儿消费者分析表明:在家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的6~10岁儿童达350万,270万儿童经常上网冲浪。德国一家少儿出版社社长柔登认为,青少年上网数字今后会持续增长,尤其体现在他们对电脑的使用率上。目前,15岁以上的中学生有98%在家使用电脑,而且平均每周使用时间达10小时。最新和最快的传输技术以及按时计价的上网收费方式也加强了这种趋势。中学生大概60%的上网时间是与其他人交流,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发送即时消息,简称ICQ。这种类似于电报的交流方式,允许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时间直接地聊天交流,从而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相对封闭的交流圈。他们写作业时,顺便开着聊天对话窗口,一旦出现有趣的聊天对象,就会闪电般迅速地给予回应。其次受欢迎的方式就是写电子邮件,以及上网下载歌曲和听歌。再次就是获取教育信息和新闻讯息了。

  网络挑战图书信息源功能

  目前,德国使用词典的人数越来越少。网络使得2006年德国工具书使用率下降了4%~5%。与此同时,工具书出版也受到了影响。不过,针对不同的目标群情况也有所不同:虽然青少年使用词典呈现下降趋势,但学龄前儿童以及小学生词典的销售额却有所增长。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书籍作为知识媒介的重要地位丝毫没有丧失,因为在这个年龄的群体中数字传媒工具仍然只扮演着次要的角色。不过,也不能因此而乐观地认为书籍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仍然居于首要地位。这可能只是一种短暂的幻觉。毕竟网络使用者正越来越年轻化,以至于不久后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的使用也变得跟书籍一样理所当然。这种趋势不止对工具书,也会对儿童以及青少年专业书籍的销售造成影响。在谈到工具书可能遭受网络冲击时,柔登表示,尽管网络越来越普及,但是并没有哪种传媒工具失去效用,包括书籍在内,将来也是如此。如果工具书能够很有针对性地面向某个目标群体,并充分囊括青少年所要查找的东西,那么它还是可以很好地被应用于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发挥书籍作为传媒工具的力量,并与数字传媒工具相结合来应用,这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书籍不会被淘汰

  网络的优势是明显的。在网上,人们可以很快地搜索想要的东西,只需要给出一个简单的搜索名称。迅速的进一步浏览可以告诉你想要的解释。被调查者的答案很通俗:要从他们房间里找出相关的书籍是很麻烦的,相比之下直接用鼠标点击对他们来说要快得多。那么书籍会不会有一天被青少年淘汰呢?调查的结果是否定的。面对网络的直接挑战,书籍在儿童和青少年心中依然很受重视,并且使用率很高。它的优势尤其体现在与学校教材同步上。这些书籍有针对性地提供易于青少年理解的信息。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优势就是它的可移动性,即使是在城铁或朋友家中,带上书籍也可以随时学习。

  图书的未来

  怎样才能提高书籍的吸引力?这也正是出版商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必须根据年轻一代不同的教育程度以及应用目的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实际上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一目了然的版式设计、清晰的行文结构、不同的文章类别以及引人入胜的编排,这都会让读者胃口大开。书籍拥有自己的未来。青少年在网络中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同时也上传自己的信息和观点,并从中得到乐趣。就这点来说,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似乎比书籍更为合适。网络或者说数字传媒工具可以看作是对一种信息来源的有趣补充。若把书籍、软件和网络等几种传媒工具结合起来应用,学习会变得更加行之有效。也正是出于这些因素,许多出版产品都倾向于将几种媒体混合,这也正是青少年所期待的。譬如中学生杜登词典系列、网上在线的中学生词汇入门以及附带CD的学校基础知识系列。这样,出版社就不需要惧怕网络带来的竞争,反而可以借此开发新的产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