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图书出版的平淡,2005年似乎是民营书店的一个“多事之秋”。从民营书业元老王炜的辞世到“风入松”走过十年历程,从“春秋”的倒闭到“第三极”的打造,从19家民营书店组成连锁组织到民营书店首次应邀进入全国书市,整个民营书店业界呈现出一片“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景。对于国内众多的民营书店来说,2005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

◆风入松:十年之际的反思

       今年4月11日,年仅57岁的北京风入松书店的创始人之一王炜猝然离世。从2000年离开“风入松”之后,王炜一直在策划筹建一家特色书店,然而就在新书店已进入装修阶段之时,王炜却带着未竟的理想离开了人世。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工作委员会为王炜举行的“书业追思会”上,现任委员会主任薛野说,“王炜是民营书业标志性的人物,他为民营书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风入松已经成为北京市的文化地标”。

       十年前,风入松作为京城首家大规模的民营学术书店,曾被业内誉为“开创国内民营学术书店之先河”,十年后,风入松被评为“民营书店第一家”的著名商标。谈起这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经理章雨芹颇多感慨。

       章雨芹说,如果风入松进行的是一种只考虑经济效益的商业运作,可能会比现在容易得多。但书店是文化企业,作为一家有品位、有特色的学术书店,风入松从一开始便确定了不同的经营理念:利用市场运行机制实现文化传播。但把书店当做文化事业来做仅是目标之一,他们还必须要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努力走“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的道路,实现文化与经济并举。

      十年之中,风入松和大多数民营书店一样,经历了许多的艰辛与坎坷,尤其是近五年以来,几乎每年都会面临到不同困难:2000年书店内部高层管理人员遭遇重大变更;2001年,书店前的道路被改成单行线,人流骤减;2002年,北大资源楼经营格局改变,书店差点无立足之地;2003年,非典影响导致销售下滑;2004年,中关村图书大厦建成开业,竞争加剧;2005年书店调整经营格局,引发营销队伍变化。

       但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风入松始终坚守、不改初衷。章雨芹表示,风入松是一批有心致力于文化事业的文人的理想与追求,寄托了更多文人的希望与精神,又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作为亲身实践者,他们没有理由不坚守,这实际也是对文化和理念的坚守,是所有开办学术书店之人的文化情节、精神所在、灵魂所在。

       风入松以及民营书业的出现与发展不是偶然的,是图书行业改革的产物,一批民营学术书店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推动了整个图书行业的改革进程。

       风入松作为民营书店的一个缩影,其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也代表着民营书业的历史,其高品位学术图书的定位、独特的文化风格和经营理念、一系列吸引人的文化活动、各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经营特色,为许多民营学术书店所效仿,成为一种模式。但同时也应看到,风入松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阻碍。章雨芹说,十年来,风入松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中:办过几个分店和加盟店;寻求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具有了进出口权等,但这些探索始终没有让风入松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这同时也代表了一批民营书店的状况,因此,今后如何放宽思路、开拓发展,也是摆在众多民营书店面前的重要课题。

◆民营书店:思考并行动着

       今年年初,经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专业工作委员会批准,酝酿三年之久的“全国民营社科文艺图书发行联合体”在北京正式挂牌。该联合体集合了陕西音乐天地书刊发行部、广东学而优书店有限公司、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重庆经典书店、贵州西西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天地图书有限公司、杭州晓风书屋等19个成员,主要是各省的省会或中心城市书店,19家成员覆盖了18个省市。

       在今年的第15届全国书市上,民营书业以88个展位占据不小的空间。据组委会透露,这是民营书业首次应邀进入全国性书市。借助这个大平台,民营书业与出版社、发行主渠道之间可以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而主渠道与民营书业的合作,也逐渐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

       除了发展联合组织与主渠道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之外,民营书业在2005年也更加主动地进行对外交流与学习。在今年10月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期间,由德国图书信息中心、法兰克福书展、德国书商学院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共同策划、组织的中国书业法兰克福考察团开展了为期6天的学习、参观、交流活动。中国国有与民营图书发行和零售企业、机构及媒体的16位代表,与德国书业流通业面对面地进行深入沟通。在国际对话论坛上,中国民营书业的代表陈定方、孙池等介绍了中国民营书业的发展。

       10月31日,北京万圣书园也迎来了它他的12岁生日,作为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书店之一,万圣书园始终以其特有的学术气息在众多的书店中卓尔不群,在业内及学者圈中拥有上佳的口碑,很多人甚至都认为作为民营学术书店,极少再有能超越万圣所企及的精致与专业。在店庆当天的一个简单聚会上,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向新老读者朋友们表示:“万圣人爱书,万圣尊重读书人,珍视学术图书的高贵、庄重,希望为我们国度的学术出版和传播作些贡献,谨记一家学术书店与学人之间,有责任和深深的感情。”

       回顾2005民营书店的总体印象,薛野用“郁闷”来表达一年中的感受,他认为,总体来说,这一年的民营书店没有重大变化和进展。在年初为王炜举行的追思会上,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为王炜送行的人很多,各地有影响的民营书店的老总纷纷发言,他们在追思的同时,表达了更多的对未来的担忧。也许,2005年是个标志,王炜是个标志,民营书店思考着、行动着。

◆“第三极”:打造文化主题商场

     今年3月底,位于北京五道口附近的春秋书店悄然关张。“春秋”虽然开业时间不长,但在读书人中已有了不错的口碑,很多人也知道这家“法国人开的书店”,因此,它的突然离去也让不少人感到诧异与惋惜。有网友留言说“首次去那家书店,真的很不错,好书不少,为什么办不下去,这是市场经营的问题,不过那确是学者的好去处,书店只去过一次,还想有机会再去,可惜,这么好的书店真是遗憾……”但对于一个连续亏损的民营书店来说,离去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毕竟它已给很多读者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如果说春秋的离去令人惋惜,那么“第三极”的即将到来却给人以更多的期望。今年9月初,由国风集团投资建设的第三极书局宣布将于明年4月23日正式开业。国林风书店现任总经理李松将第三极书局称作是国林风书店的升级版,是国林风从中型书店升级成了大型书局、从专业书店升级成了全品种书店,也从传统粗放管理模式的书店升级成了完全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书店。

       李松介绍说,目前正在建设的第三极文化主题商场是海淀图书城地区改造重点和中关村文化广场的旗舰商业,它将以第三极书局为旗舰店,集文化、娱乐、休闲、体育、教育以及各种相关业态的建筑,倡导满足北京数百万文化消费者之“知识性休闲,文化性消费”需求,形成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约会地。第三极书局作为第三极文化主题商场的主力店,位于商场的4至7层,总面积2万平方米,将成为一个超过30万种图书、10万种音像产品的全品种书店。

       李松表示,第三极书局以“传承阅读,创新零售”为经营理念,就是指将以创新的零售方式,使阅读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必备的生活方式得以传承和发扬。李松将第三极书局的创新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地为读者服务,二是创新地为出版社服务,三是创新地进行内部管理。

       在创新地为读者服务方面,明年即将亮相的第三极书局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改变读者的购书习惯。李松说,第三极书局将一改以往传统书店按学科分类的方法,创新地依据“消费者及消费行为”进行分类,例如将以往分散在“自然科学”类中的“建筑学”和“社会科学”类中的“建筑艺术”统一命名为“建筑师书店”;设立如“北京主题文化”的专区,就突破了消费者的年龄结构、学术背景的差异,这是按消费行为进行的划分。这样分类的最大好处是,读者不需要具备图书分类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定位图书。目前,分布在四个楼层的书局已初步划分成“时尚馆”、“人文馆”、“科教馆”和“生活馆”,李松说,今后读者在不同主题的楼层中看到的将是一个个专卖店式的分类书屋,可以有效节约读者的选购时间。此外,第三极书局所处的文化主题商场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使独立书店成为了实质意义上可以让消费者驻足的“城市约会地”。

       由第三极书局而引发的“新生代书店”概念无论对于国营或民营书店都是一个创新的设计与理念,毫无疑问,第三极书局也将对于中关村乃至海淀地区的众多书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由此是否会引发该地区民营书店格局的变化,人们也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