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为东(广智科图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文发表于《出版商务周刊》)

一、尖端快步走,积累渐有成

        过去的五年,是书业信息化发展最快和最重要的五年,观念、管理、人才、技术等各方面都形成了积累。书业信息化渐行渐快,美景呈现。但同时,也存在发展的不平衡等诸多问题。
        领先的应用企业和行业开发商一直在努力探索,形成了相当的积累,储备了一定的能量。
        书业连锁发展以来,一直处于紧张圈地状态。管理链快速延长带来很大管理压力,形成了对控制、协调、整合等管理控制技术的强烈需求。在流通管理本质上,书业连锁极其接近一般商业流通,书业从更为成熟的一般商业流通信息系统中学习了大量经验。最近五年,部分领先连锁系统的管控能力取得较大突破,信息系统最关键的组织架构得到改进,通过管理信息扁平化、流程驱动信息化,加强了连锁店的全局管控能力和终端执行能力,提高了连锁店的抗风险能力。
        以创造服务差异性为核心的营销技术,近年来也不断积累,除了大量引入一般商品零售的典型技术,个别企业还围绕图书品种特点、顾客特点和流通特点,发展出了以主题品种聚类、概率分级管理为典型的品类深度营销技术,以会员自动聚类为典型的会员深度营销技术等一批具有鲜明书业色彩的管理技术。一批书业专有管理技术的形成,意味着书业信息化积累开始形成能量。

二、浪费极严重,发展不平衡

        在尖端企业的后面,是大量企业的徘徊,大量的资金投入、人力投入达不到预期目的,系统低水平运行。直接的浪费令人痛心,更可惜的是它背后的机会成本,错失的时间和机会再也无法补回。
        是什么阻止我们有效投入?最大的问题是观念不匹配,而观念不匹配来自认识不对称。以下是几个关键问题:
        1)把一切交给开发商虽然很信任,但也很致命,用户应有自己才是应用主体的清晰认识,并作出相应的管理投入。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对信息化没有认识的管理层。
        2)大部分用户对需求的要求常常是表面的、非架构化的、不稳定的,对于表观需求的过度关注,可能使开发偏离了真正的关键:建立可靠持续的架构。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业务模式和组织机构尚不稳定的转型企业。
        3)书业由于产业失调而形成的恶性造货,为书业带来超过百货业、超市业一个数量级的在架品种量和快如流水的产品在架周期。量变化带来质变,忽视积累的专业性,重复发明轮子,看不见的机会成本可能很高。盲目引进的问题出现在许多资金强、期望高的大型企业。
        4)流程性强的ERP软件用于管理基础差的企业,可能一天也走不动。这个问题出现在很多渴望提高管理水平的民营企业。

        在没有足够实践之前,应用企业很难具备对其信息化需求和面临困难的正确认识能力。在有限的信息和理解下,很容易做出失当的判断。惟有通过大量的宣传交流、人才流动、实践试错,才能逐步在行业中普及正确的信息化认识。

三、规范探小步,标准喜成真

        发行信息标准在经过数年的呼吁之后,终于形成了实质性的信息接口标准文档。从技术和业务两个层面观察,这一版的信息接口标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接口文档背后的业务规范含义。信息接口的背后就是企业相互业务关系的对接,它要求业务操作的高度规范。当前书业上中下游的规范程度低,离标准要求的土壤有很大差距。标准在相当时间内只能成为大出版社、发行集团探索自身规范和相互规范的一个高端时尚。这也许正是发行信息标准最重要的行业价值,在全行业的无序中,部分领头企业的规范化探索,是值得期待的。
        值得提醒的是,信息标准虽然有政府的意愿和个别大企业的自觉在推动,但获得的资源严重不足。标准推行需要大量艰苦的公共协调工作,如果没有责权清晰、资源到位的公共机构负责组织,信息标准可能会无疾而终。

四、网路融服务,内容遇新生

        这些年来,出版社和书店已经建立了不少网站,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并不多,主要问题是未跟日常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两张皮。企业门户是企业与供应商及顾客日常工作交互的一个场所,它与企业原有的信息系统和业务管理紧密结合,真正把企业的业务活动结合进网络,成为企业上下游服务的统一入口。
        例如,出版商的企业门户不仅仅是面向读者的,更重要是面向下游客户的。下游客户通过专有帐号登陆后,可以获得一对一的沟通服务。企业门户与出版社的内部信息系统是衔接的,例如订单处理信息及发货信息会自动上传到门户,使相关客户可以立即看到。
        零售书店的企业门户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网上书店,而更多的是与读者交互的通道,通过网上帐号与会员卡的捆绑,可以对会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例如根据会员的消费历史提供针对性的推荐信息。零售书店的企业门户还以书为媒,对本地相同兴趣的读者进行聚类和互动。企业门户与书店内部信息系统紧密衔接,图书、会员、消费历史、分析数据都与内部信息系统自动共享。书店企业门户还提供供应商入口,供应商可以从零售书店的网络门户查看自己品种的库存。
        随着书业各环节服务意识的逐步加强,以服务和沟通为主旨的、结合日常业务的企业门户,将成为书业信息化投资的新时尚。
        此外,纸质图书消费发展停滞的同时,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断渗透,围绕内容数字化展开了新的商业机会。内容数字化的概念目前已开始引起注意,但观念和操作准备到位的出版商少之又少,大部分企业认为离现实业务还很远。相映成趣的是,出版内容实质已经以数字形态(排版文件)存在着,出版业离数字化内容的距离仅仅是一墙之隔。
        内容数字化的营收模式尚未成熟,但并非仅有电子书这种线性阅读的仿真形式,对于知识性内容,内容“数据库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当知识可以围绕人的需要而个性化组织,显然打开了新的需求窗口。与教育或专业结合的内容数据库销售和在线租用,可能是最快赢利的模式。目前已经有一些大社开始组织内容数据库建设,一旦出现市场榜样,人们跟进会很快。
        可以预期,内容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二三年内会成为出版商信息化投资的重点。